联系我们
  • 地址

    江苏省扬州市扬子江北路568号

  • 邮编

    225007

  • 电话

    0514-87302207

程顺和院士简介
                      
  程顺和,男,1939年9月生,江苏溧阳人,汉族,1962年毕业于原南京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1962至1966年在泰兴稻麦良种场从事小麦育种和稻麦良种繁育工作;1966至1972年调入扬州农校任教;1972年调入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从事小麦育种与栽培研究至今。1992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7年被列为江苏省“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2005年12月13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先后被评为“863”十五周年先进个人、建国60周年江苏省“十大杰出科技人物”、江苏省农业科技功臣、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扬州市首届“十大功臣”,荣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华农业科教基金奖、江苏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等荣誉。2014年入选农业部推评的“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 
  程顺和同志现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研究员,扬州大学兼职教授,博导,“九三学社”中央委员。
  程顺和同志从事小麦育种四十余年来,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及省重大攻关等40多个项目,参与育成扬麦3、4号,主持育成扬麦5号、扬麦158、扬麦9、10、11、12、13、14、15、16号等二十多个小麦品种。其中扬麦3、4号分别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叁等奖;扬麦5号、扬麦158分别于1991、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扬麦5号的育成,使小麦单产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扬麦158的育成,初步解决了世界小麦育种中广适高产与抗赤霉病白粉病相结合的难题。扬麦5号和扬麦158是我国80年代末和90年代末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育成品种累计种植6亿亩以上,增产粮食200亿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近300亿元,是建国以来长江下游小麦品种第四、五、六次大面积更换的主体品种。他先后提出'提高育种材料基因库整体水平'、'综合性状协调点'、'同一地点创造不同生态条件与多点鉴定相结合的广适性育种方法'、'品种育成初期存在遗传性状再加工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构建广适高产育种为基础,滚动回交聚合育种为先导的育种体系'等、田间选种'三看'等一系列小麦育种理论。针对我国北纬33度沿线水土资源丰富,适合小麦生产的特点,他提出“南上北下”的育种目标,充分利用南北大面积品种的育种成果,改良北方品种的赤霉病和穗发芽、南方品种的抗寒性和产量潜力,提高该区域粮食生产水平。他先后发表过'小麦育种策略探讨'、'我国小麦品种遗传改良的主要成就与展望'等论文30多篇和专著一部。